Skip to main content

西湖大学申博历程与经验分享

· 8 min read

分享一下 2024 年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申请上岸历程和经验 img

结果

其实离申请结束,已经有了一段时间。记得很清楚,那天是 23 年的 12 月 6 日,是周三的下午收到的邮件。知道拟录取的第一刻,说真的,内心还是很激动的,马上把结果分享给了家人们。大约过了几秒钟,我双手掩面,回想半年多来的历程和决定,仿佛自己的内心和未来是个空谷,向其呐喊,终于得到回响。

当然很快就平静下来了,请几个好厚密们去步行街喝奶茶,晚上又请吃了一顿好的。隔了一天又请另外几个好朋友喝酒,开了家里的女儿红,喝完打惯蛋打到 12 点,放纵了有点。

历程

接下来分享一下申请的心路历程,如果能给别人带来帮助,是最好不过的了。

选择

并不是开玩笑,这恰恰是最难走出的一步。

其实我原本的课题组很棒,在领域内,放眼国际都至少是 top5 级别的,最好的论证就是两年内两篇央视报道的 Science 正刊,导师在圈子内影响力极大,也很有人格魅力。

因此权衡很难,若留在本课题组,我在课题的连续性上更好,也能得到很多支持; 若离开,我想去领略更前沿的科研,让自己的能力更进一步。

这不像程序的执行,存在true or false, 代价也好,收益也罢,也许只会在未来的某天显现。

我大约是在 2023 年初做的正式决定,当然在此刻我还并没有松懈任何现有课题。

到了 2023 年的暑期前,我开始寻找合适的地方。目标肯定是某领域内的顶尖课题组,关注过欧洲的几个课题组,好处是工资极高 (岗位制), 坏处是成果一般且相对较慢 (当然可能不是坏处~); 也关注过美国的学校,其中包括lh3课题组,但是哈佛医学院的申请难度实在逆天,自知无望,也就没有继续深入联系; 最终目光定在西湖,浙大,复旦三所学校,权衡各方面,选择了西湖大学。

申请

23 年暑期,西湖大学生科院发布2024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简章, 大约会在每年的 9 月到 11 月开启第一轮普博生招生申请,那么我就要在这个窗口内准备好申请材料。

大部分申请材料并不复杂,按照简章的要求准备好即可。

  1. 一些证明材料包括:
  • 获奖证书
  • 科研成果
  • 英语成绩证明 (六级>480)
  1. 推荐信需要:至少两份正高级别的推荐信。这里特别感谢 GST 师兄为我写的推荐信,再次读到,仍然感动。

  2. 最重要的,是个人陈述,要在其中实打实地展示你的能力和潜力。

其实准备这些都很简单,大部分都是可以便捷获得到 (如果有的话). 需要时间的就是推荐信和个人陈述,要考虑到别人的时间,尽量留好富余时间。同时个人陈述需要好好打磨。

不过那会我的情绪不太稳定 (可能是未来不确定性太大了),我也是拖到了窗口关闭前一周才磨完个人陈述然后提交申请。

提交后,经过约一周,系统会提示是否通过资格预审, 就是看你提交材料的条件是否满足。

再之后的一周内,系统会告知是否通过初审,如果通过的话,会发送面试邀请,要在期限内接受。

tip

据我所知,这一步筛掉的人比较多。

之后就需要准备面试。

面试

发送面试邀请和正式面试之间时间不多,只给了 8 天,而且要提前发送 slides, 且无法临场修改,所以时间还是有点紧张的。

其实我准备 slide 比较快,基本就是把之前的各种工作汇报 (平时汇报多的好处) 梳理一下,CV 大法好。

大约一天内就搞定,然后再让别人看看,修改一下细节。并没有花太多的小心思去锦上添花,也得益于我做工作汇报比较多,也比较早,整体还是以逻辑\真实\内容为核心,大大方方地展示自己。

面试要求里有说明,slide 的内容必须用英文,这对我来说也很方便,因为我习惯做各种报告也好,技术文档也好,都用英文,所以也简单的。不过面试要求也说明如果表达也用英语可以免除英语面试,我自知口语较差,就放弃了。

周六面试,我周四就去了杭州,和两个同学见了面,还去西湖大学里面逛了一下,确实很不错👍🏻。晚上和两个同学一起开房聊了一晚上,三个人睡两张床。

周五中午一起吃了浙大紫金港旁边的一家的牛肉火锅,好吃的,下次再去。吃完我请他们喝咖啡,啡快上点单后的口令,真的让我开心了好一阵子:

志在必得

周五下午需要签到,结束后的时间比较空,我也没有再准备什么,睡了一个大觉,睡到食堂都没饭了,买了个鸡蛋灌饼吃,还挺好吃,吃完去篮球场投了一圈,回房间玩到困就睡了。

我是周六下午的倒数第三个,所以等待的时间也比较久,可能我天生就不喜欢特别紧张的等待场合,基本整个下午我都没待在候场厅中,在楼里走了一圈又一圈,想看 slide 了就用手机看一眼,不想看就听听歌,那天听的古典乐。

提前半小时快到我了,我就被工作人员领去了面试的教室外等,到了我,就进去,说实在的,那会反倒不紧张了,就想去看看面试是怎么个回事。

进去后,slide 已经准备好了,我向各位老师询问是否可以开始后就开始了,整体还是比较流畅的,顺着思路和逻辑一路讲完,不足的是我的普通话确实比较差,尤其是ae相关的发音,偶尔会卡顿,这一直存在,倒也不会因为这个而慌张。

讲完之后,老师们问了四个问题,幸运的是,这几个问题我很擅长,自认为回答也比较好。

问完问题之后,是英语面试环节,会给你抽取一两段文献,比较短,加起来 10 行不到,让你读一遍,然后翻译一下。

其实我这里表现不太好,有个单词很熟悉,但是就说不出来是什么意思,就直截了当地示意了。

这一步之后,面试老师会问你几个英文的问题,不过问我的问题比较 general, 也很简单,对我来说是基本的口语交流。

这样整体就面试结束了,我感谢各位老师后,离开教室,从杭州回了趟家。第二天就回武汉了。

面试后出结果很快,之前提到的,周六面试结束,周三就出了结果,期间的等待我还是很期待的,但也谈不上紧张,因为其实我个人感觉整体面试表现还算不错。不过倒是每天起床都会看一下结果出来没。周三下午出结果后,我在第二天接受了拟录取。

回顾一切,整体时间节点如下:

time-line

最终的结果也还不错,我在所有硕士生中排名第一:

lqmd

想法

回过头看,其实 23 年的下半年的工作效率很低,也最迷茫,各种不确定性甚至让我不知道要做的事情还有没有意义。再加上暑期经历了尝试申请某课题组时被突然取消后续面试的事情,我甚至产生了对能力的自我怀疑和否定。好在家人,朋友真的给了我很多鼓励和帮助,终于熬到结果出来那一刻。

再回顾更远,之前做的很多事情,当时并没有想过它能为我带来什么:

  • 我在大三的时候,就在组会上做了工作汇报,尽管现在看来辣眼睛,但是我还是认可当年的勇气
  • 做各种汇报也好,代码注释也好,文档也好,我都用英文,从来没用过某云文献阅读器这种降智的应用 (个人观点).
  • 后期能力逐渐提升后,我基本上不会从别人咀嚼后的教程中去学习新知识,而选择去啃原始文档
  • 当初学 Rust 时,初期是痛苦的,也没想过明确的理由去坚持,最终写的软件也算给我申请增光了
  • 干过很多帮忙的分析,也算积累了经验

走过的路,每一步都算数

PASSION NEVER FAILS.